榆绿毛萤叶甲
近年来,我省榆树遭受病虫害危害而导致生长不良,树势下降,不仅减少了榆树的寿命,也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景观效果。我省榆树上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榆绿毛萤叶甲、榆黄毛萤叶甲、榆跳象、秋四脉绵蚜、榆紫叶甲、光肩星天牛、腐烂病、水木坚蚧、美国白蛾等,这两年,榆绿毛萤叶甲发生尤为严重,对我省的榆树生长发育造成了较重影响。本期专题介绍该害虫形态特征、生活史习性及发生规律、防治,以便大家了解该害虫并对症治理。
【寄主】榆
【形态特征】成虫体长约7.5~9.0mm,宽3.5~4.0mm,近长方形。全身被毛,棕黄色至深棕色;触角黑色,不及体长一半;头顶具1黑斑,前胸背板具3个黑斑,宽倍于长;鞘翅绿色,具金属光泽,宽于前胸背板,每鞘翅各具明显隆起线2条,小盾片黑色。卵长约lmm,长圆锥形,黄色。幼虫老龄体长约11mm,黄色,周身具黑色毛瘤;足黑色。蛹长约7mm,黄黑色,椭圆形。
【生物学习性及发生规律】 一年发生2代,以成虫在建筑物缝隙及枯枝落叶下越冬。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,交尾和产卵,幼虫3龄,初龄幼虫啃食叶肉,残留表皮,被害叶呈网眼状,后渐取食枝梢嫩叶中部,2龄后将叶食成空洞。第1代幼虫期约20天,在榆树干、枝及裂缝等处群集一起化蛹,第2代幼虫期约25天,下树化蛹。成虫羽化后即可取食,多在叶背面啃食叶肉,残留叶表,表皮脱落成穿孔。产卵于叶背面成块状,每卵块多数十粒,每雌虫可产卵800余粒。成虫越冬死亡率较高,所以第2代比第1代为害严重。常与榆绿金花虫混合发生、混合为害。
目前,越冬代成虫已完成第1代幼虫的孵化,幼虫和成虫同时取食为害榆树叶片,造成榆树叶片出现孔洞,现在既是治理该叶甲的时机,也是用药一并防治榆紫叶甲、美国白蛾、榆跳象、舞毒蛾等食叶害虫的好时机。
【防治】1.喷施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与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混液防治成虫和幼虫;2.幼虫群集在枝干上化蛹时,人工捕杀虫体。